AI 真的可以當心理諮商師嗎?
你有沒有試過這樣的場景——當你對 AI 訴說你的困擾,它用溫暖的語氣回應你,甚至幫你整理感受,讓你覺得自己被理解了?
這種時候,你可能會想:「哇,AI 好像真的懂我!」
但它真的理解你嗎?還是只是模仿了一個『理解』的樣子?
這讓我想到某次測試 AI 對話時的經歷。
我問它:「最近覺得很焦慮,不確定未來的方向。」
它回覆:「聽起來你對未來有些不安,這一定不容易。你有沒有試過放鬆一下,或是與親近的人聊聊?」
當下我覺得這句話很貼心,但仔細想想,它並沒有真正理解我為什麼焦慮,只是根據語料庫裡的數據,組合出最「合理」的回應。
這正是 AI 在心理對話上的極限——它可以讓你「感覺」被理解,但它並不是真的理解你。

AI 是如何運作的?它真的懂你的話嗎?
我們可以把 AI 想像成一個超強的語言拼圖玩家,它根據你說的話,預測下一個最可能出現的字詞。
舉個例子,如果你輸入:「巴黎的首都是…」
AI 會根據統計推測「巴黎」這個詞的機率最高。
但如果你說:「我最近壓力很大,覺得焦慮。」
AI 會根據數據,給出一個看起來有同理心的回應,例如:「聽起來你壓力很大,這一定很不容易。」
這讓對話變得自然,但並不代表 AI 真的理解你的焦慮來自何處。
📌 為什麼 AI 只能「模仿理解」,而不能真正理解?
- AI 不會真正「思考」,它只是在做數字遊戲。
- AI 不是用「字詞」來學習,而是拆成更小的語言單位。例如,「unhappy」可能會拆成「un」和「happy」,這讓 AI 更靈活,但也讓它容易錯判語境。
- AI 透過「統計」來決定回應,而不是「理解」你的意思。
- AI 會計算哪些詞應該被「特別關注」,但這些關鍵字的選擇,並不一定真正符合你的情緒狀態。
- AI 只能模仿人類語言,卻沒有真實的情感經驗。
- AI 不會經歷「失敗的求職經驗」、不會感受到「長期職場壓力」,所以它的回應只是從數據庫中「選出最合理的答案」,但這些答案,往往缺少真正的個人化洞察。
AI 為什麼能讓人「感覺」被理解?
AI 最擅長的技巧之一,是心理諮商中的「情感反應(Reflection)」。
舉個例子——如果你對 AI 說:「我最近工作壓力很大。」
AI 可能會回應:「聽起來你的工作讓你感到有點吃力,這真的很不容易。」
這樣的回應讓人覺得被理解了,因為 AI 成功地「重述」了你的感受,但它並沒有真的理解你的壓力來自何處。
心理學上的「情感反應」是為了讓案主覺得自己的感受被接住,而 AI 恰好擅長這種模式,所以讓人產生一種「AI 真的懂我」的錯覺。
但如果你繼續深入對話,你會發現 AI 其實無法提供個人化的見解——因為它不理解你的職場環境,也無法追問更深層的問題來幫助你探索真正的困擾。
AI 為什麼無法真正做到「洞察」?
資訊整理 ≠ 洞察力。
🔹 舉個案例:薪水不夠,該怎麼辦?
一個人來諮商,說:「我的薪水不夠,該怎麼辦?」
- AI 的回應:提供薪資談判技巧、推薦轉職建議。
- 真人諮商師的回應:發現這個問題可能來自於案主對「財務安全感」的焦慮,或是家庭對他職涯選擇的影響,甚至是對自我價值的懷疑。
AI 只能針對「薪水不夠」這件事提供解法,但諮商師可能會意識到,「薪水」只是表層問題,真正的議題可能是「內心的不安全感」。
這就是 AI 與人的關鍵差異——AI 只能回答你問的問題,而諮商師可以挖掘你沒問出口的問題。
AI 的最大缺陷:它無法「自我揭露」
心理諮商師有時會分享自身經驗,幫助案主建立更深的理解。例如:
案主:「我總是在迎合別人,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。」
諮商師可能會說:「其實我過去也有過這樣的經驗,當時我發現……」
這樣的對話,能讓案主更有共鳴,甚至突破自己的思考盲點。
但 AI 沒有自己的生命經驗,它的話語只是來自數據,而不是來自真實體驗。這讓 AI 在某些深度對話中,顯得缺乏真實感。
AI 在心理對話上的極限與應用
✅ AI 可以輔助,但不能完全取代
- AI 可以作為初步的心理支持工具,幫助我們整理情緒,提供基礎建議。
- 但當我們需要更深入的理解與突破時,還是需要真正的人類對話,因為只有人類能夠真正共鳴,並用自己的故事啟發我們。
✅ 如何善用 AI,而不是被取代?
- 我們可以把 AI 視為一種工具,它能幫助我們梳理思緒、提供基礎資訊,
最終的「洞察」仍然來自於人類。
- AI 是個強大的助手,但它無法像人類一樣,有真正的「感受」與「同理心」。
AI 的極限,人的價值
🔹 AI 可以讓你感覺被理解,但它不是真的理解你。
🔹 它可以統整你的情緒,但它無法像真人一樣分享生命經驗,給你真正的共鳴。
🔹 或許 AI 可以模仿我們的語言,但真正的情感、洞察,仍然是人類獨有的能力。
🔹 AI 讓我們更快地整理資訊,但人類讓世界變得更有溫度。
如果有一天,AI 變得更加擬真,甚至能夠「創造」自己的故事,你會願意接受它作為你的諮商師嗎?
還是說,你更相信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溫度?
📌 如果你正在思考職涯方向,不確定該如何前進,或是想要更深入了解自己,
我提供 20 分鐘免費職涯諮詢,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應對策略!